研究生工作
学位点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生工作>>学位点建设>>正文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2017-10-29 10:27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学和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进”工作,不断提升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经校党委研究,在我校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程”,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理论基础。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程”是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充分发挥高校理论武装、理论研究重要作用,奠定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健康发展基础,全面实现宁夏大学学科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对于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质量,提高干部群众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实施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程”,以“工程”建设统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举全校之力,发挥政治优势、集合学科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协同发展。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为落脚点,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授权为突破口,加强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使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宁夏地区特色鲜明,服务于地方发展能力较强的理论武装、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全面推动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跃上新台阶。

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通过“工程”实施,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带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协调发展。理论武装能力显著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明显增强、人才队伍建设结构不断优化、使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宁夏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特色优势学科,成为宁夏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才培养基地、理论武装基地、理论研究中心,促进宁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全面发展。

三、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研究重点,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中,落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品质提升。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实现1-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突破。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示范效应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特色品牌课程。按照精品资源共享课标准加强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实现课程建设的提质升级。建设融思想性、教育性为一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教学改革,注重实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新途径、新方法,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成果内化在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纳入教育教学改革规划,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紧密结合,统筹规划、整体部署、统一实施。建立若干个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用学科专业建设成果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凝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方向

凝练方向,形成特色。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和特点,抓住学科发展中带有基础性、导向性和战略性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针对宁夏建设发展实际,确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网络政治、思想政治教育与德性培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四个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提升学科建设的特色、质量和水平。

整合资源,实现突破。强化特色意识、协同意识、创新意识,成果意识,组织多学科资源共同参与“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工程”建设层次。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专业、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二级学科博士授权专业零的突破。

突出重点,形成优势。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现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建设,科学拓展学科方向,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学位点建设工作,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点建设提质升级。优先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使之建设成为自治区特色优势学科。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形成梯队。按照“一岗双能”、“一身二任”的要求,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不断强化学科意识,积极参与学科建设。通过实施“工程”,以项目为纽带,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学科队伍。每年引进2-3名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急需博士人才;柔性或刚性引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层次学科带头人若干名;聘任若干名国内知名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并落实相关待遇,为一级学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积极创造条件,为中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层次提供便利。加强学科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5年内引进学科高层次博士人才10-15名,实现团队梯队结构优化,数量质量提升目标。建设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骨干队伍,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宁夏干部培训与培养。

强化培养,造就名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培养计划。加大专兼职思政理论课教师培训力度,建立名师工作室,培养1-2名国家级教学能手,培养5名左右自治区思政课教学名师,10名宁夏大学思政课教学名师,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实施“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培养计划。以国家“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为主要载体,以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建设学科、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以重点扶持、跟踪培养、宣传推介等为主要措施,不断加强对中青年理论人才的培养力度,实现优秀理论人才培养新突破。

(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突出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教学改革研究;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历久弥新的思想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及其相互联系;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理论武装、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培育问题。

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领域各层次科研项目申报力度,在校级科研项目立项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课题立项比例。在教改立项中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实现与学科相关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数、经费数新的突破。不断推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经过3-5年的努力,产生10部以上系列理论研究专著,产出系列化研究报告。加强跨学科研究,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优势,形成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新的特色学科增长点,产出具有区域特色、示范效应的标志性成果。

(五)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优秀人才

推进改革,理顺关系。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处理好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关系,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顺学科专业设置隶属关系,打通本硕博培养通道,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门人才的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培养体系,造就马克思理论基础扎实,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强的高层次理论人才。

分层培养,突出重点。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加强对大学生骨干培养,每年对200名左右学生骨干进行为期一年的集中培训和跟踪培养。加强对共青团干部培养,每年有计划地培训团干部200名,在五年内使全校基层团干部普遍接受一次培训。加强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培养,开展青年专家服务团、博士服务团、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下基层等工作,引导青年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自觉走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道路。

(六)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平台

构建平台,扩大影响。围绕工程确定的任务,举全校乃至全区之力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等学科发展平台。建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研究数据库。在《宁夏大学学报》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栏,充分展示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并形成新的影响力。

(七)做出服务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贡献

聚焦热点,资政育人。依托多学科综合优势,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宁夏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创新基地”,聚焦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主动承担自治区党委政府关注和推进的重点领域问题,组织力量进行联合攻关,形成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化理论研究成果,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将理论成果应用于教学科研活动,努力成为思想库、智囊团。

宣传教育,有所作为。组织理论宣讲团,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宣传与普及。组织编写适用于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开展理论教育的理论学习读本;针对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疑释惑,每年组织编写《宁夏理论热点面对面》,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群众思想。策划制作《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民族团结促和谐》《民族和谐促发展》等系列电视理论专题片,以生动朴实的形式展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生动景象。

理论建设,惠及学生。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理论武装工作,每年组织编写《精神·青春·责任--大学生的关注》等系列通俗理论读物和教辅读物,深入浅出地阐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帮助大学生澄清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认识,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

(八)深入开展马克思理论学科领域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领域拓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立足学科发展,促进跨学科交叉研究。建立宁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突出特色研究方向、拓展学术研究视野,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纳入学校对外交流合作框架范围之内,在开展国内校际交流合作中优先安排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相关内容,为人才引进、学历提升、科学研究、合作交流提供支持。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国内相关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开展合作交流。协调校内相关单位在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成果共享等方面协作共赢。

四、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工程建设的领导

成立“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学科资源,统一领导工程建设。成立“工程”建设办公室,组织工程实施。成立“工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

(二)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以“工程”建设统领学科建设,突破固有体制机制限制,发挥政治优势,整合全校优势资源,打破院所界限和人员归属界限,协同推进,建立有利于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学科带头人、项目负责人领衔的专兼职相结合、多学科交叉交融的学科发展团队。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牵头单位,政法学院等相关单位组成的联合体,落实工程建设任务。着力解决本科生专业设置、硕士专业学位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分离问题。建立全新的项目管理机制,引导人才、物质资源协调发展。构建项目评价机制,形成激励导向。

(三)进一步加大“工程”建设经费投入

设立“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程”专项建设资金,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有经费安排基础上,每年再安排不少于50万元专项资金,连续5年支持,专门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点建设、理论研究成果出版、精品资源课和品牌课程建设、思政名师培养、学术交流支撑、学科平台建设、图书资源和网络数据库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学科建设经费。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项目给予优先保障,加大支持力度,保障建设质量。

(四)加强工程建设检查评估

将“工程”纳入特色优势建设学科规划和“西部高校综合能力提升计划”整体建设规划,加强指导,适时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促进学科健康发展。适时争取上级学位办对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开展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动发展。

关闭窗口
hao123门户网站 | 宁夏大学党建网 | 宁夏大学新闻网 | 宁夏大学就业创业服务网 | 中国大学生在线 | e班 | 宁夏大学党建网
 
学校首页 | 后台登陆 | 联系我们 | 学校信箱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宁夏大学马克思学院    技术支持:西诚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