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政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3月23日晚,虽已到周末,但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间教室灯火通明。几十个来自各个院系的大学生一同学习《共产党宣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
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上写满认真和执着,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社会主义、中国梦……一个个人物和概念在这间教室里展现出无限魅力。
这是宁夏大学凌云学社的例行集体学习,除了寒暑假,四年来的每个周末都是如此。这个脱胎于读书小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学习社团坚持学习、宣传、捍卫马克思主义,研读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讨论社会热点话题,开展实践调研,用实际行动影响更多学生走进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大厦。
读原著 学原文 悟原理
“马列主义博大精深,有易于理解的一面,也有深奥艰深的一面。读研时我对专业吃得不透,毕业后意犹未尽。”凌云学社发起人之一邵骏鹏告诉记者。
邵骏鹏2014年从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毕业,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没有终结。怎样更好地让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想到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分享,形成共识。
他的想法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虎小军不谋而合,两人与几个学生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读书小组,确定阅读书目和讨论时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一点一滴地系统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文章。
“学习也是释惑的过程,每当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解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时就有更深刻的体会,能够看到事情的本质。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与时俱进的,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虎小军说。
除了研读经典著作,排演话剧、朗诵、辩论也穿插在活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读书小组在校园中“吸粉”不少,很多以前对思政课兴趣不大的学生也加入进来。
大四学生孟刚参加过几次活动后说:“马克思主义的确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迷上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015年,拥有20多名骨干成员的读书小组在学校的支持下成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学习社团,命名为凌云学社。
枕边的经典原著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性质和作用》《矛盾论》《实践论》……一本本经典原著摆在这些20岁左右年轻人面前,起初让他们有些“望而生畏”。
孟刚说:“刚开始学习确实有些枯燥,但坚持一段时间后眼界豁然开朗,原著中无论语言还是思想都能给我更深入的启发。例如在学习《共产党宣言》时我们先从《国际歌》学起,从这首歌的背景了解资本主义在欧洲发展的历史脉络,从而体会到《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内涵。”
在邵骏鹏看来,诞生于200年前的马克思,他的思想现在还很“潮”,“170年前,马克思写《共产党宣言》时是意气风发的青年,他的所思所想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新理念。纵观19世纪到20世纪的艺术思想流派,譬如达达主义、塞尚主义、野兽派乃至毕加索的油画风格,都与马克思主义有比较深厚的渊源。”
虎小军在组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明显感受是,马克思真正走进了学社成员的内心,变得可亲可爱。厚重的大部头成了很多学生的枕边书,他们把原著与现实的所思所想相结合,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持久魅力。虎小军认为,马克思主义精辟地阐释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大学生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表现。
从教室走向原野
“在屋里坐而论道久了就想伸展筋骨,光说不练有种和现实脱节的虚空感。”作为学社的负责人和发起人,虎小军认为在研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不仅要面向未来,还要不忘本来。
学社成员利用节假日走出课堂,到农村进行调研,在工厂参加劳动,与全国“马研联盟”兄弟学校的同学们重走长征路,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解。
譬如通过调研,他们发现在农村广泛开展的合作社符合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许多合作社“只缘身在此山中”,并未意识自身已经在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指导实践不是一句空话,只要坚持学,你会发现马克思主义无处不在。这说明我们学习和宣传还要更进一步扎根群众、深入基层。”虎小军说。目前,凌云学社已辐射宁大19个院系, 2015年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百强理论社团”,2016年担任全国“马研联盟”执行理事单位。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斌说:“对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才能真用、真实践。通过反复地阅读、体会、理解经典著作才能实现真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更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实现中国梦。”(宁夏日报记者 张 贺)
相关链接:http://www.nxnews.net/sz/nxdj/201803/t20180327_4478347.html